汽车

曾一口吞下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的大众汽车,会把谁先“吐”出来?

  2019-09-24 09:53:25

【Man哥语】 大众“瘦身”并不意味着要把一股脑吃进来的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卖出去,但可以肯定的是,大众再也不会一口吃下这么多品牌了。未来,大众将把更多精力放在电动化领域。

企业一定越大好?有时候,并不是这样。


曾一路扩张的大众汽车集团,近来几度透露“瘦身计划”,尝试“大象转身”。

 

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发布了最新LOGO。全新LOGO“瘦身成功”——线条更加扁平化,并采用了全黑元素。


瘦身的并非只有车标。据外媒报道,大众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众集团如今已经放弃沉迷于“打造汽车行业帝国”,未来将释放更多精力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我们不需要打造更多品牌。在大多数情况下,凭借现有的品牌,我们就可以开发全球利润最大的领域。”迪斯在法兰克福车展上透露,大众投资800亿欧元来购买电动车电池和进行电动车研发,并且也与福特汽车达成广泛合作,帮助分摊研发及生产成本。


在费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时代,大众汽车集团一路扩张,取得了今日之规模。如今,更加看重成本与利润的大众集团开始向皮耶希时代告别。

 

皮耶希时代:缔造“大众帝国”


随着大众教父皮耶希的辞世,一个注重成绩及规模的时代也宣告终结。

 


大众已经开始分解皮耶希打造的“王国”,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出售部分资产,包括变速器和轮轴生产商Renk、曼恩能源解决方案(MAN Energy Solutions),并将卡车业务Traton上市。


皮耶希曾一手打造了“大众帝国”,他强调在工程上取得辉煌成绩要优先于获取利润。皮耶希在1993年至2015年期间担任大众首席执行官及主席,他强势的扩展计划使得大众几乎仅仅在一年之间相继收购了宾利、布加迪和兰博基尼。


1998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世界。兰博基尼资金链断裂。不久之后,兰博基尼出现在大众收购的名单中。而彼时的大众,有着不错的胃口。在彼时的金融危机中,超豪华品牌多因资金问题被卖来卖去。1997,宾利归于大众旗下;1998年布加迪被大众收购,归于大众旗下。


到了2012年,大众仍在不断扩张。彼时一家独大的保时捷本准备收购大众集团,没想到却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反被大众出资80亿欧元收购了保时捷旗下的跑车业务。

如今,大众拥有660,000位员工,持有西雅特、斯柯达、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杜卡迪、奥迪、斯堪尼亚、曼恩、大众等品牌。但注重成绩而忽视利润的企业文化也导致大众的利润落后于丰田及标致等竞争对手。

 

迪斯时代:大众启动“瘦身计划”


相较于皮耶希,迪斯更加关注成本。


“产品体验需要是正确的。但你需着眼于成本,你不能仅靠注重产品来运营一项业务。”迪斯表示:“已经有仅注重产品而忽略成本的失败案例。如宝沃,他们有迄今最好的产品,但他们却未能取得成功。”宝沃曾在20世纪50年代推出了广受欢迎的乘用车,却在1961年提出破产申请,而2015年获得中国投资者投资后得以复兴。按照迪斯的思路,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要对内燃机引擎进行大幅度提升,不顾成本地打造最好的产品在现今世界是非常冒险的举动。


迪斯时代,大众已经开始聚焦。虽不意味着会抛售此前吞进的大量品牌,但按照新的战略和发展目标不难推断——如今的大众已经不再迷恋打造一个更大的“大众帝国”,也不会再贸然吃下任何一个超豪华品牌。


当然,新的排放法规也促使大众不得不进行瘦身。据悉,除了在2007年至2021年期间需将碳氧化物排放降低40%之外,欧盟还要求车企在2021年至2030年期间将碳氧化物再降低37.5%。


 

大众首席财务官Frank Witter曾表示,希望通过精简的方式来提高集团利润。“就整个集团的架构而言,降低复杂程度存在一定的价值。过去的战略是实现1000万零售销量,以及超越丰田。”Witter表示。


Witter透露,大众还在对旗下的资产及产品进行评估。他说到:“现在还有一些业务是可以考虑进行精简的,但我仍然坚持不要妄加揣测,这样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事实上,瘦身计划已经在全面推进,已经涉及旗下品牌。作为大众集团的盈利大户,奥迪也在积极执行瘦身计划。CEO布拉姆•肖特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介绍了他们第一阶段的减肥成果:从去年夏季开始,目前针对特定市场的动力总成和个别利润较低车型都被砍掉了,直接导致产品组合减少了27%。


聚焦目标:电动车“大众”化


本次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的ID.3 是大众集团电动化的重要标志。


“ID.3将成为大众汽车把电动汽车从小众带向主流的代表产品,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交通工具。”迪斯称。

 


据悉,ID.3将于11月份在茨维考投产,首批车辆将于明年春季交付给客户。ID.3是世界上第一款在整条供应链中都实现碳中和的电动汽车。从电池电芯到整车的生产,都采用绿色能源,如有需要,ID.3还能实现绿色充电。其废旧电池也可循环再利用。

 

据迪斯介绍,ID.3是大众汽车品牌开启大规模电动化攻势的重要产品,这一电动汽车攻势正在整个集团范围内展开:奥迪已成功推出e-tron,几天前,保时捷为其纯电动汽车Taycan举行全球首发。预计到2028年,大众集团将推出近70款全新电动汽车,基于电动平台的电动汽车累计将达到2,200万辆,覆盖集团旗下各品牌和各类平台架构。

 

也即,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产品阵容将发生彻底变化。大约十年后,大众汽车在欧洲和中国生产的每两辆汽车中将有一辆是电动汽车。

 

事实上,不仅仅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向电动化转型,全球各大车企均在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34.1万辆,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至192.4万辆。预计到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887.5万辆,未来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5.8%。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