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哥语】 我国政府将通过扩大出口,拉动内需等多种途径提升汽车销量,刺激仍处于萎靡状态的汽车市场。
持续低迷下行,销量降幅同比有所缩窄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政策利好。
9月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该部正在深入开展相关调研,广泛征求汽车行业和企业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适时出台支持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此之前,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宋先茂也曾在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透露,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为汽车贸易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从商务部内部人士的频频表态不难看出,我国政府将通过扩大出口,拉动内需等多种途径提升汽车销量,刺激仍处于萎靡状态的汽车市场。对于即将到来的产业利好,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适当的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汽车企业当前所处环境,扩大内需。但从当前的汽车出口市场形式和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我国汽车出口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与刺激出口相比,合理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更能推动汽车产业合理健康发展。”
利好落地在即
目前来看,我国汽车出口达到百万辆级,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升,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宋先茂认为,从未来发展看,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出口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汽车产业的自身体量和实力不相符,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18年全球汽车产量是9570万辆,我国汽车产量是2780万辆,占全球比重的30%。但从出口来看,2018年汽车整车出口是157亿美元,占全球汽车出口份额的1.6%。从自身体量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产量占到全球的30%,但出口额仅占到1.6%,出口现状与自身的实力严重不符。
不过,我国汽车产业具备了大规模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规模方面,我国汽车产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2018年产量2780万辆,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三国之和,零部件出口额达70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额的10%。部分企业的质量得到了认可,主要外资品牌已经与发达国家同步,且已具备成本优势,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我国汽车产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自身条件已经具备。
根据工信部的有关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进入制造业第二阵营,2035年要进入第二阵营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而第二阵营(如德国、日本等)的汽车出口占国内产量的比重都在50%以上,随着我国汽车制造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外资股比的放开,中国品牌和在华投资的外资品牌的出口规模有望大幅度增长,未来前景可期。
为尽快提升汽车产品销量,商务部拟采取多种措施,以进一步扩大汽车出口,拉动内需。据宋先茂透露,商务部将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编制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每年定期评价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持续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以对新车消费和出口形成更有力的带动作用;研究破解汽车海外消费信贷瓶颈,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为扩大汽车出口清除障碍,优化服务。
“尽管汽车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我国必将从产销大国迈向贸易大国,这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汽车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找准定位,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一定迈上新的台阶,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必将取得令人振奋的新成就。”宋先茂强调。
机遇、挑战并存
“虽然出口销量提升有利于我国汽车市场销量的整体增长,但如何有效的扩大出口路径仍是我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崔东树看来,我国当前的汽车出口正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中小规模海外市场稳定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稳定强势出口市场,拓展成熟新市场是我国汽车进出口贸易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下,我国汽车产业正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期,自去年7月份以来我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13个月下滑。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上半年汽车产能利用率仅为77.3%。还有研究分析指出,很多汽车企业利用率不到50%,且库存压力加大。面对低迷的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加快拓展海外空间是化解我国汽车产能过剩,加快调整市场布局的必然要求。
不过,中国汽车出口的宏伟愿景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与发达国家在出口集中度、研发投入、海外投入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宋先茂认为,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车企中只有一家出口超过10万辆,平均每家出口不足3000辆,出口集中度非常低。在研发投入方面大众、宝马、福特、本田等研发投入多年来都在4%以上,我国大部分车企的研发投入不到2%。中国汽车产业要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释放出口潜力,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支持,更需要车企高度重视,将眼光从国内市场放之全球,以全球的视野精心谋划中国汽车企业的未来。
在商务部出台之前,我国政府也曾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多次使用了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小排量车型节能补贴、重点地区排放标准升级等多种手段刺激过汽车市场,并取得了较好的销量提升效果。但从当下的市场环境看,靠汽车出口拉动内需的方法能否顺利解决汽车市场低迷以及汽车出口市场能否快速稳定扩大仍是未知问题。“目前来看,汽车市场遇冷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购买欲望低迷。在此背景下,即便是重新实行购置税优惠补贴、汽车下乡等宏观调控政策也未必能快速促进销量增长。与刺激出口相比,合理降低住房价格,综合提升消费者汽车购买实力,才是快速提升汽车市场销量的最快办法。”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